山川

通晋桥
作者:杨浩有   发布时间:2019-04-28    浏览:

  南属寺村西二里处有座单拱砖石桥,桥呈东西走向,横跨在两丈多深的卧龙沟上。桥东西总长约十余丈,南北宽约一丈八尺,桥底是条石基座,上为砖砌拱券,桥拱高约一丈五尺,宽约一丈二尺,拱券至桥面高约五尺。南侧桥拱上方中央镶有一块青石匾额,上书“通晋桥”三个大字,北侧也有一青石匾额,上书“卧龙沟”三个大字。 匾额上方正中央有一石雕龙头,龙口巨张,连通桥面、为桥顶排水出口。据村民传说,桥拱下过去曾悬一青铜宝剑,为镇妖所用。

  相传,此桥建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距今有两千六百多年。那时晋国的国都就在现在的曲沃县城,晋国的两代国君献公和文公死后埋葬在绛县南樊镇的槐泉和下村。国君灵柩出殡时,要有一条宽阔、通畅的大道,于是便修了一条经交里、下裴、上裴、北董、义门、南属寺,直通绛县南樊的官道。在越过南属寺村西卧龙沟时,南属寺村民建起了这座“通晋桥”。刚建时,这座桥还不大,后来,晋国的后世国君为了到槐泉和下村祭祖扫墓方便,又对桥进行了扩修。因为国君们要在上边行走,所以桥建成了龙形。桥上全用青石铺面,南北两侧各有一条汉白玉石雕护栏,护栏高三尺,呈起伏状,西端各有一高扬的巨形石雕龙头,龙头南北两侧各建一座三丈多高的三层砖塔,是为龙角。桥东端护栏砌有两个石雕龙尾,从远处看,整个大桥像两条白龙腾跃桥面,威严无比。

  桥建好后,这条官道除了每年春节、清明国君们祭祖扫墓通行外,还时常会有往东南一带出征的军队、往来的商贾、官差信使、周边各乡的村民在桥上行走。因为行人众多,官道繁华,南属寺村民曾在桥东侧宽敞处建起茶馆、酒肆,桥南沟底凿一水井,以此为往来客商和行人提供歇憩、饮水之便。

  此桥自建成以来,历经数次洪水冲毁,数次重修,至大明万历四十二年重建,现仍横跨在卧龙沟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桥西端尚存一重建石碑,桥南端也有一“通晋桥”铭文碑刻,现都已毁失。桥东茶馆、酒肆虽已早没了痕迹,但留下“茶坊地”名称一直延续至今。桥南侧沟中水井仍在,村民们还用它浇地、洗菜。桥上护栏也早已塌陷,两侧砖塔也仅存西侧一座,而且青砖外层已全部失落,经千年风雨侵蚀,仅剩下一丈多高的土塔子然屹立。

  说起这座“通晋桥”,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晋文公即位后不久,要为自己选一墓葬之地,他带领亲信随从,先到都城正南 5 里处的庙沟察看。这里南倚紫金山,北临浍水河,三面土岭相围,中有济溪喷涌,林木扶疏,花草繁茂,确为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文公心想:国君为龙体,百年之后应将龙脉荫及子孙后代,墓葬之地须有潜龙之相,于是向当地百姓打听,问此处是否有潜龙之说。百姓们说:“此处为十龙治水之地。”文公问:“何为十龙治水?”百姓指着三面土岭说:“这里有九条土岭,为九龙卧沟,沟底有一龙王庙,为真龙相水,十龙守在这里,让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文公听后说:“这里十龙已满,无寡人憩息之地了。”于是便带领随从向东南走去。来到景明后,见这里山青水秀,紫气氤氲,也有藏龙卧虎之相,便问当地百姓:“此处有尤潜龙之说?”百姓指着沸泉水说:“此水从山脚冒出,向北泄入山谷,谷名青龙峡,是为一龙。 泉口东北高堰上才建一庙宇, 内塑九龙神像,名为九龙庙,这里已潜十龙。”文公听后说:“此处也已龙满,与寡人无缘了。”于是又带领随从来到东闫村,见村南峰岭突兀,山势迭翠,茂林修竹,溢水畅流,风景十分优美。心想此处甚好,不知是否也已龙满,便向村民打听。村民说:“此处山岭遍布,并无龙相,仅有溢水,自南向北流去,在沟中左回右旋,有龙水环绕之说。”

  文公听后说:“此处仅有一龙,龙脉不旺,不宜寡人憩息。”于是又带领随从继续向东南走去。来到紫金山东南方不远处,见这里自南向北有六条土岭自磨里峪口奔涌而来,齐集槐泉、下村一带,加上磨里峪泉水向北流来,环村而过,此处倚山临水,确有藏龙卧虎之相。 此时,有一随从指着一高大土丘对文公说:“这便是先主献公之墓,当年献公将墓地选在这里,就因为这里有六龙治水之说。”

  文公听后,心想:父王献公晚年昏聩,宠爱骊姬,废谪立庶,荒废政事,引发骊姬乱政,宫廷内讧迭起,诛杀不已。 为避难自己两次离国出逃,在外流亡 19 年,以致父王辞世,未能送终,父王墓地也未曾拜谒。 今见父王墓莹,文公一时悔恨、愧疚、感慨齐涌心头,不由地潸然泪下。他立即趋步来到献公墓前,伏地叩拜,痛哭流涕。拜后说:“此处已潜六龙,加上父王是为七龙,寡人百年之后,葬于此处,正好为八龙,既能与父王永世相伴,又能为后世留下数处潜龙之地。”于是当即决定,将墓地选在下村。

  墓地选好后,择吉动土修建。8年后,即公元前628年冬文公驾崩,世子姬驩即位,是为襄公。襄公为父王举丧,择吉日葬往下村。殡葬路线选定为晋都曲沃东南方的古官道,经交里、下裴、上裴、北董、义门、南属寺通往绛地的下村。
  那时,南属寺村北卧龙沟中有泉水,泉水流经村西南时,将那条古官道从中截断,人从官道上行走,须攀沟淌水才能通过。出殡路线确定后,晋襄公即刻派人沿路察看,见此处无桥,便叫来当地里正,命其召集工匠、民夫尽快建桥。南属寺村民听说后,出于对文公的敬爱,在里正的带领下,全村村民立即行动,捐石、捐砖、出工、出力,仅用十几天时间,便在卧龙沟上建起一桥,将这条官道连接起来。从此,便有了这座砖石拱桥,因直通晋国都城曲沃,便命名为“通晋桥”。
  这一年的腊月初十日,是文公灵柩出殡之日。按当时风俗,凡在外地殡葬者,须带故乡之土,意为“故土难离”,文公由都城曲沃葬往绛地,要用都城之土填充墓穴。晋襄公决定动用军车,随灵柩一起从曲沃城往下村运土。就在起灵时,襄公带领群臣于灵前跪拜,突然听到棺材中发出了“牛吼”一般的叫声,众人尽皆惊愕。此时,大臣郭偃指指卜算后,对裹公说: “先主显灵传令,说西边有敌军过境,要袭击我国,此刻如派兵攻击他们,他们定会以为我们正在举行国丧,没有防备,然而我军突发,出奇不意,必获全胜。”襄公听后,立即派大将先轸带领5万人马,直驰西疆,消灭来犯之敌。
  军队走后,军车自然随征,运土便没了工具,襄公只好命守城卫土肩挑人背,随灵运土。然而卫士人数不多,加上路途遥远,运土很难跟上。
  就在此时,成千上万的晋国百姓们手拿簸箕、箩筐,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全部加入到运土的行列中。原来,百姓们感念晋文公勤政爱民,选贤任能,修明政治,兴利除弊,重视农耕,发展工商,轻徭薄赋,减免关税,物畅其流,政平民阜,天下太平。短短8年,国内大治,因而人民感恩戴德,齐颂文公圣贤。今天听说文公灵柩下葬,军车出征,故土难运,便自发而来。
  于是,在文公灵车后边,便出现了一幅万人站道,传筐递箕的极为壮观的运土画面,人们人挨着人,背对着背地站成两行,由最前边的人将土装入簸箕或箩筐,后边的人立即提起,递于下边一人手中,下边的人接住后再传给另一人,就这样,从都城曲沃一直排到绛地的下村。装满土的簸箕和箩筐传到墓葬之地,倒出土后,又经另一排人将空筐和空簸箕传递回来,周而复始,毫不间断。晋文公灵柩下葬后,晋都曲沃的故土源源不断地填入墓穴,夯实墓坑,封起墓堆,不到一天功夫,下村西北处就出现了一座高达十余丈的大坟丘,这便是晋文公墓。
  在这列运土队伍中有南属寺村的百余口村民,他们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加入到运土行列,带着虔诚、感恩的心情,挺立在通晋桥两端的官道上,为这位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一代霸主表达着极高的崇敬之情。
  晋文公死于曲沃,葬在绛县下村,与他的父王晋献公相伴绛地,从此,这一带便有了“槐泉老子,下村儿”的传说。
  今天,南属寺村西门外,那条古官道大都成为农田,种上了庄稼,古道已没了踪迹,但“通晋桥”依然挺立在卧龙沟上,像一位苍桑老人,默默地诉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那段感天动地的故事。

注:此文材料由南属寺村退休教师张桂珍提供。

下一篇: 卧龙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