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人谁无过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典义]  “人谁无过”,意指有谁不做错事。故后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典实]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违反为君之道,向百姓征收重税,美化自己的宫廷;戏耍无度,从高台上用弹丸打人,而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情状,以此取乐;草菅人命,厨子烧煮熊掌不熟,就随意把厨子杀了,放在垃圾筐里,让侍女用头顶着走过朝堂。卿大夫赵盾和士会看见死尸的手,问起杀人的缘故,非常着急,感到如此下去,灵公将会失去人心,于是商量着准备进谏。士会对赵盾说:“你劝谏,他如果不听,就没有人敢去面君了。我先去,如果他不听,你再接着去面君劝谏。”士会试探着去了三次,第三次到达宫廷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了他一眼,说:“你来的意思我知道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改了不就好了吗?”士会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没有过错(人谁无过),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过而能改),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善莫大焉。)”说到这,士会顿了顿,进一步劝谏说:“《诗》说:‘事情无不有个好开始,很少能有个好结果。’如果像君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就很少了。君王能够有好结果,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百姓的幸福事了。”灵公没有吭气,士会进一步举例说:“礼服有了破洞,仲山甫把它缝补好了,这说的是能够弥补过错。君王能够弥补过错,礼服就不会废弃了。”士会的这些劝谏,晋灵公听了无动于衷,仍然我行我素,结果落了个桃园被弑的悲惨下场!

上一篇:天道无亲
下一篇:置善则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