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不辨菽麦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典义]  “不辨菽麦”是说,春秋时晋悼公有个哥哥,不能辨别豆麦,所以没立他为新君。后以“不辨菽麦”,谓“稻菽不辨”、“稻菽不分”,以形容其愚昧无知。

  [典实]  公元前573年,周历正月初五,晋国的栾书和中行荀偃派程滑杀死了晋厉公。晋国一时无主,栾书、中行荀偃派荀、瑩士鲂到京师去迎接孙周(即后来的晋悼公)回国做国君。当时孙周仅十四岁,大夫们请他回国继承大业,他说:“长子是嫡子,立长不立幼是祖制,我有位兄长怎不去请他继承祚业呢?”迎请的大夫们回答说:“人们都说孙周有一个哥哥是白痴,不能辨别豆子和麦子,所以不能立他为国君。”孙周接过来说:“我开始的愿望并没有想到继承大业这一步,难道这是上天安排的吗?是天意吗?天意要人们立个国君,这是为了让他发布命令。可立了以后呢?又不听他的,还哪里用得着国君?你们用得着我,在今天,用不着我,也在今天。恭敬而听从国君,这是神灵的安排,也是神灵所庇佑的。”二大夫回答说:“这是臣下们的愿望,岂敢不惟命是听。”于是,孙周便在十五日设坛结盟后,才回到晋都新田,住在伯子同家里,二十六日,在武宫朝见,立为晋君,史称晋悼公。

上一篇:祝宗祈死
下一篇:于善为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