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马首是瞻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呜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

  [典义]  余,我;瞻,看。“马首是瞻”,是要军士都要看荀偃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他东则东,他西则西,一切要看他的马头行事。此后,便由“马首是瞻”演绎成服从指挥,惟命是从,或乐于追随别人,或乐于步他人后尘。

  [典实]  春秋时期,晋楚中原争霸,战争连续不断。公元前562年,晋悼公出兵攻打郑国,秦景公出兵救郑,在栎地与晋军遭遇,双方便交战起来。经过一场恶战,以秦捷晋败而告终。这样,秦晋两个世代联姻的友好邻邦结了冤仇。

  时过三年,到了公元前559年,晋悼公为了洗雪栎地战败之耻,便联合了齐、鲁、宋、卫、郑等十二个诸侯国一起伐秦。晋国的大将荀偃任诸侯联军统帅,指挥作战。部队开到了泾河边。各诸侯国军队,你看我,我看你,不肯抢先渡河。面对这一情势,荀偃心急火燎,一时不知所措。正在这时,莒国大夫叔向来到鲁营,拜望鲁国大夫叔孙穆子,询问鲁军的行动。穆子没有正面回答,却诵诗一首,表示要坚决渡河。叔向于是回到莒营,也下令准备船只,抢先渡河。

  郑国大夫公子峤,看到鲁、莒两军率先渡河。便对卫国大夫北宫括说:“我等奉主公之命,助晋伐秦,怎能在这个时候观望不前呢?”北宫括也觉得不渡河不好,愿同公子峤一道去劝说观望不前的诸侯国将领。经过他俩这一番劝说,十二国诸侯联军才全部渡过了泾河,来到了秦地棫林,安下营寨。

  作为联军统帅的荀偃,错误地估计了联军的力量,也错误地估计了秦军将帅,他满以为他有十二国诸侯联军在手,秦军就会不战而怯,急于求和。哪料到秦国将帅对他的诸侯联军的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无心决战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秦军不但不感到势单力薄,而且还雄心勃勃,摆开了决战的阵势。这下可气恼了联军统帅荀偃。于是,他对全军将领颁布命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这个命令的意思是:鸡一叫就开始行动,把井填掉,把灶夷平,全军都要看着我的马头所向行事。我奔向哪儿,大伙就跟着奔向哪儿。他根本没有料及,他的命令一下,却遭到了他的副手、晋国下军元帅栾黡(yan,音演)的责难,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这算什么军令,难道一切都要看他的,听他的,这办不到,他的马头向西,我偏向东!”说完,就把他的人马带走了。这一走,不仅晋国三军乱了套,十二国诸侯联军也乱了套,闹得荀偃哭笑不得,只好仰天长叹,不战而退,“晋人谓迁延之役”;而撤回全军,又给后人留下了“马首是瞻”的笑柄。

上一篇:犄角之势
下一篇:士鞅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