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炳烛之明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典义]  炳,光明;烛,蜡烛。“炳烛之明”,即点燃蜡烛照明。后人便以“炳烛之明”比喻“老而好学”或“晚年好学”、“暮年好学”。今天又比喻“活到老学到老”。

  [典实]  晋平公姬彪,乃悼公之子。晋悼公可谓晋霸业中兴之主。平公继位,可以说是子承父业。他与楚国争霸,曾败楚师于湛阪(今河南平顶山市北);后又伐败齐师,平息了栾盈曲沃之乱。先后在位二十六年。年逾七十,还想学习,又怕老而学无所成。于是,便求问于师旷。他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学习已入暮年,恐怕学不成了。”师旷说:“人老了,时间不多了,为什么不点燃蜡烛日夜用功呢?”平公说:“你怎么敢戏弄我?”师旷说:“我怎么敢戏弄国君?我曾听人说,少年好学习,如初升的太阳;壮年人好学习,如日到中天(即日当午);老而好学,如蜡烛之明。蜡烛之光虽暗,但它总比摸黑强多了。”平公听后说:“你说得对,说得好!”后人便将“老而好学,炳烛之明”,谓“老而好学,学而不倦!”

上一篇:不可逾越
下一篇:善颂善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