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四战之国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典义]  “四战之国”,亦作“四战之地”。谓四面受敌之国,或四面受敌之地。《商君书·兵战》即云:“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后汉书·荀彧传》亦云:“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典实]  赵为三家分晋之一,依次为魏、韩两国。历史上称其为“三晋”。“三晋”地处中原,战国时的许多大战役都发生在这一地区,所谓“逐鹿中原”已从战国始,秦兵东出,挺进中原,“三晋”首当其冲。战国中期,赵是合纵的中坚,赵国人才辈出,武灵王胡服骑射,富国强兵,这都是时势使然和地理环境的造就。当时的赵国,东邻燕、齐,西边秦国和楼烦,南界韩、魏,北近匈奴。在关东(函谷关东)六国中,地处中心腹地,是兵家必争的要冲,也是;诸侯称霸中原的必争之地。
  战国的著名军事家乐毅,就是赵国人。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沙丘之乱时,离开了赵国,去了魏国。于是,乐毅作为魏昭王的使者到了燕国,燕昭王以上宾之礼接待了他。他开始推让,遂后便感到盛情难却,接受了燕昭王的委任,做了燕国的亚卿,辅佐燕昭王报强齐伐燕之仇,于公元前284年大破齐军,下齐七十余城,齐几乎亡国。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使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逃回原籍赵国。后来,燕惠王追悔莫及,委任乐毅之子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则往来于燕、赵之间,燕赵皆以乐毅为客卿。
  乐间居燕三十余年,燕王非常喜欢采纳和听取乐间的锦囊妙计。一天,燕王动了进攻赵国的念头,召国昌君乐间商量,他问乐间,乐间说:“赵国,是四战之国(四面受敌之国也),其百姓习兵练武,伐之不可”。燕王不听,遂派兵伐赵。赵王派廉颇老将军御敌,大破燕国栗腹之军于鄗(系赵邑,在今河北省高邑县东南),活捉了栗腹和乐乘。乐乘是乐间的同宗,于是乐间投奔了赵国。赵国接着攻燕,燕国只得一再割让土地,向赵国乞求讲和,廉颇才率军解围而去。事后,燕王悔恨没有听乐间的话,冒然向赵国发动进攻,结果落了个兵败乞和的丢人下场。他给乐间致函,请求乐间回到他的身边!

 
上一篇:无竞唯人
下一篇:天崩地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