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文不犯顺,武不违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5    浏览:
  【典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不犯顺,武不违敌。”
  【典义】“文不犯顺,武不违敌”的本义是,来文的不能触犯顺理的人,来武的不能躲避仇敌之辈。阳处父用此避免了晋、楚一次争斗。故而后世又以“文不犯顺,武不违敌”视为战役的谋略。
  【典实】公元前627年,晋国的阳处父率兵攻打蔡囯,楚国的斗勃率师前来救援,和晋军隔着泜水对峙。阳处父担心,派人对斗勃说:“我听说:‘文不犯顺,武不违敌。你如果想战,那么我就后退三十里,你渡河再摆开阵势,早打晚打都听你的。不这样那就让我渡过过去缓口气。耗日子,费钱财,谁都没有好处。’”于是就驾上战车等斗勃渡河。斗勃想要渡河,成大心说:“不行。兵不厌诈。晋国人等我们半渡而击之,战败而后悔,哪里还来得及,不如我们后退三十里待敌。”阳处父听说楚师后退三十里,也从容地撤师回国了。就这样,避免了一场战争。

 
上一篇:敬,德之聚也
下一篇:效尤,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