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餐饮

6、饸饹面
作者:杨浩有   发布时间:2019-06-22    浏览:
  饸饹面是将压好的面条下到开水锅中,烫热后用笊篱捞出,浇上臊子即可食用的面食。
  制做饸饹面最主要的技术是压面和打臊子。压面前先要和面,和面时不能用凉水,要用 30 度以上、不烫手的温水拌上少许食盐,加入精面粉中,边加边搅,搅均匀后放在案板上反复揉和,直揉到整个面团细腻柔软、光滑而富有弹性时,再放到压面床上轧挤。过去的轧面床是用木架做成,中间镶上铁制的圆形臼槽,臼槽下边装有铁箅,铁箅上有十几个香柱粗细的小圆孔。将和好的面抹上一层食油,放入臼槽内,上边有一根三四尺长的木柄,一端固定在木架上,一端可以上下摆动,中间安一个同臼槽内径一样粗细的木杵。将木杵伸入臼槽内,使劲压动木柄,将面条从铁筚的孔眼中挤出。下边盘有炉火,搭着烧开水的大铁锅,面条下到锅中,煮熟后用笊篱捞出,放于案板上,拌上食油,存放起来。
  打臊子的主要原料是猪肉,把猪肉切成小丁,放入油锅中脔炒,脔炒前要先放入黑酱。过去曲沃县正大街中段西侧有一座酱菜园,专做面酱。这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面酱店。所做面酱有甜酱和黑酱两种。院内有一眼水井,井水带有苦味,用这种苦水做成的黑酱脔出肉的味道极为醇正,所以,这里的黑酱便成了做饸饹面臊子的最佳辅料。炒肉前,先挖一勺黑酱,放入油锅中炒透,然后放入猪肉丁,翻搅均匀后加水煮沸,再加入由花椒、大料、茴香、肉桂等十几种调味品混合碾制成的调和面与稍许食盐,用小火炖煮。等肉煮软煮熟时,臊子就打成了。
  因为压面和打臊子都较为麻烦,过去一般家庭都不方便经常吃,所以就成了集市上专门营销的一种快餐食品。凡是想吃饸饹面的人,只要走进店中,店主人立即抓起现成的面条,盛入碗中,再倒进笊篱内,放到开水锅中淘涮。锅中的水也是由各种调味品混合而成的沸汤。面条烫热后,再洒上切碎的菠菜、韭菜或葱丁,然后捞出倒入碗中,再浇上臊子。臊子一般都装在一个火锅中,里边生有温火,可使臊子不凉。火锅放在一木板上,木板搭在锅沿上,用小汤匙舀臊子时,臊子汁会洒在锅中,使锅中的沸汤味道更加浓香。浇上臊子的面一般都由客人自己端走,放在餐桌上,加入辣椒面、米醋便可食用。从抓面、淘面、捞面、浇臊子,到盛入碗内,一碗面的时间只须二分钟,所以是集市上最快捷、最便利的快餐食品。
  因为快捷、方便,加上味道浓郁、鲜美,所以曲沃县的所有集市和庙会上都开有饸饹面馆,人们或独自品尝,或数人聚餐,只要走进餐馆,人刚坐好,面即刻端上,不等候、不误事,随吃随走,十分便利,价格还十分低廉。过去,每碗仅卖一角多钱,人人吃得起,处处买得到,所以,百余年来,一直是曲沃人常吃、爱吃,离不了的美味佳肴。
  曲沃的饸饹面最正宗的当属交里桥,这里的饸饹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曲沃饸饹面最早的发源地。饸饹面原是晋北地区的特色食品,因那里不种小麦,只种高粱、谷子、豆子等杂粮。杂粮面擀不成面条,只能用轧床轧成细面条后下到锅里煮熟吃。这一技术传到曲沃后,曲沃盛产小麦,便用小麦面代替杂粮面,轧成饸饹面。在交里桥最早制做饸饹面的是万泉县的高师傅,人称“老东家”。他是清朝末年来到曲沃,住在下裴一带,他见交里桥每年有二月二庙会,又是交通要道,这里人来人往,十分繁华,于是便在桥头开店卖饭。为了能让客人们吃得快、吃得香,他开创了用轧床轧制饸饹面条和用黑酱脔臊子提高鲜味的技术,一下子吸引了许多食客,成了当地的一大美食,不仅红遍曲沃,而且誉满邻近各县。到了民国年间后,高师傅老了,将技术传给了许多徒弟,徒弟们学成后,分赴全县各地,各自开店经营,将制作饸饹面的独特技术传承下来,直到今天已遍布全县各地。这期间,虽有许多外地口味的饸饹面传入曲沃,但都取代不了交里桥饸饹面的影响,人们只要稍一品尝,便会立即说道:“这不是曲沃饸饹面的味,根本比不上我们交里桥那传统的美味。”
  饸饹面有汤汁浓郁、面条筋道、味道鲜美、快捷方便等诸多鲜明特点,不仅深受曲沃人民的喜爱,就连外省、外县、港澳台胞,只要他们来到曲沃,吃上一碗,都会赞不绝口,留下了“不吃一碗饸饹面,枉到曲沃转一转”的说法。
上一篇:三、普通会餐
下一篇:5、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