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项目

六、东闫村老君庙会
作者:杨浩有   发布时间:2019-06-23    浏览:
  老君庙位于东闫村南门外一里处的老君山上。相传殷商末年,太上老君助西周武王伐商灭纣后,骑着青牛,从河南朝歌城一路西行,这一年农历四月初八来到紫金山麓。他穿过东闫村后,见南山一带山势迭翠,藏风聚气,是一个参禅修道的圣地,便隐居山上,设坛传道。那时,这一带正流行瘟疫,百姓们面黄肌瘦,病体奄奄。这一天,人们见南山上红光四射,祥云缭绕,知有神仙降临,便涌上山顶。在山顶,人们看到一白须老翁,盘腿坐于蒲团之上,手持拂尘,闭目诵经。人们纷纷叩拜,求仙翁赐药祛病。老君取出葫芦,倒出金丹,让人们服用,人们服后顿觉神清气爽,疼痛尽消。随后老君又为人们讲解《道德经》,鼓励人们从消极中寻求解脱、焕发生机。人们听后顿觉眼明心亮,浑身充满生机。回家后激情满怀,垦荒种地、饲养禽畜,很快从贫穷中挣脱出来,走上了富康之路。
  老君在南山舍药传道的消息很快传了开来,于是十乡八村、千家万户,纷至沓来。人们从老君那里得到了祛病的仙丹,还学到了处世修身的道理,老君的名声广为流传。
  老君不仅给人们讲明处世的道理,还教给人们劳动的本领。那时,紫金山上树木繁茂,水流成渠,有“满山长桑山不显,沿河长竹水不见”的说法。老君教人们截桑做杈、绑竹为帚的本领,从此人们便有了收拾麦草、扫地除尘的工具。
  老君还教给人们冶铁铸造的技能。他让人们参照他开炉炼丹的方法,采集矿石,化石取铁,再冶铁成汁,聚汁成形,从而铸造出锨、镢、锄、镰、刀、斧,以及犁铧、耙齿等用具,从此人们告别木石、换上铸铁,加快了生产进度。
  老君在南山传道赐药七七四十九天后返回兜率宫。人们感念老君恩德,以东闫村为首,联络周边各村村民捐资出力,在山顶建起一座小庙,供奉老君神像,从此,这座原本叫作“鸟山”的头就称为“老君山”,山顶小庙称作“老君庙”。老君庙延续千年,因香火旺盛,不断翻修,至明代时扩建成一座占地五六亩的大庙。大庙仍建于老君山顶,由山门、驿门、庙门、南戏台、钟鼓楼、东西厢房、北大殿和陪殿组成,房顶覆盖彩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北大殿正殿中塑有老君铜像,东、西陪殿有太乙真人和燃灯古道神像。
  老君庙会是从大庙建成之日开始的,人们出于对老君的敬仰,把老君登山的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定为主会日,连续朝拜七天。庙会以溢沟水灌溉的六村,即东闫、西闫、李野、下郇、东明德、西明德轮流主办。逢会时,四乡八村,万人齐集,人人手捧供品,个个持香燃烛,共登老君山,朝拜老君像。还请来绛县豫剧班、运城蒲剧班以及琴书、坠子、杂技等各类演艺班到会演出。同时,各村还要出动红火节目,到会表演。东闫村的舞麒麟、挠抬锣鼓队;西闫村的高跷、秧歌锣鼓队;李野村的旱船、跑驴锣鼓队;下郇村的腰鼓、二鬼摔跤锣鼓队;东明德的花棍、挠抬秧歌队;西明德的大鼓车、舞狮红火队。这些表演紧随村中抬供品和祭神队伍后,从东闫村北门外,沿街敲打、扭舞,一直登上老君山顶,在山门内、庙院中尽情表演,为祭拜老君神像的仪式增添光彩。祭拜完后,从老君庙返下,还要到老君坡下,东闫村南门外的场地上表演一番。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们,在山上朝拜完老君神像后,可尽情观看演出,同时还可游览老君山、溢沟水的优美风光。
  因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于是吸引了大量的商户齐集老君山下。有来自绛县、垣曲、翼城、浮山、侯马、闻喜的邻县客商,也有本县各区、乡的本地商贩,他们运来货物,搭棚设摊,从东闫村北门外、大街上,直到老君山坡下,到处摆满货物,形成了极为繁盛的商贸市场。
  会上最多的货物是木锨、桑杈、镰刀、扫帚,虽然有麦收在即,这些农具最为需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当年老君教会人们做杈、绑帚,人们能就地取材,赢得生财之道。这些货物遍布庙会,交易繁荣,足以显示人们对老君的思念之情。于是,东闫村四月八日老君庙会,便有了一个特殊的称号“杈把扫帚会”。
  老君山庙会一直延续到建国前后,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消失,2000年以后,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由北董乡政府牵头,组织附近村民,再度兴办庙会,庙会连续举办两三年后,再度停滞。今天老君庙正在重建,老君庙会必将再次兴办,重圆当地村民思念古庙会之夙愿。
注:此文材料,主要由东闫村民杨朝珍、纪荣善、张金贵等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