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兵不厌诈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韩非子·难一》:诈阵之间,不厌诈伪。又一出《吕氏春秋·义赏》: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

  [典义]  兵,用兵;不厌,不排斥,不以为非。“兵不厌诈”,就是用兵打仗时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使敌人上当,以取得敌败我胜的战果。所以《孙子兵法·军争篇》就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

  [典实]  “兵不厌诈”,是在晋、楚城濮之战前,由晋文公与狐偃“谋兵”而引发的。这比孙子兵法提出“兵不厌诈”要早将近280年。

公元前632年,周襄王二十年,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率晋师及齐、秦、宋三国诸侯兵,逐鹿中原,与楚将成得臣率领的陈、蔡、郑、许四国人马,在卫国境内相遇了。晋文公召大夫狐偃商量,问这一仗该怎么打?狐偃讲了“兵不厌诈”,应以“诈”取胜。对此,《吕氏春秋·义赏》有一段简要的记述:“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子犯(即狐偃)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子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城濮战之前,晋文公问子犯:“楚军壮而我军少,怎么办呢?”子犯说:“重礼仪的以忠信待人,而领兵打仗却不忌讳使用狡诈欺骗的方法,应以诈用兵,以诈取胜。”

  子犯的这种兵谋,当时虽遭到另一名晋大夫雍季的反对,但晋文公没有采纳雍季的意见,却以子犯“兵不厌诈”的建议,同凶猛彪悍的楚将子玉在城濮展开了决斗。

  开始,晋文公巧妙地运用了“退避三舍”的战术。楚军与晋军相遇,晋军不战而退,一连退了“三舍”。一舍三十里,三舍正好九十里。晋军退到了有利于与楚交战的城濮。晋军这一退,退出了信誉,退出了战机,退出了士气,退出了战胜楚国的兵机。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晋国“退避三舍”,一是还了文公对楚成王的许诺,体现了君主的信义,取得了列国诸侯的支持;二是激发了晋军将帅的士气,大伙说:“楚军将帅也太猖狂了,我们一退再退,他却一追再追!”晋军上下,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立下与楚军决一死战的誓愿;三是诱敌深入,促成了楚军将帅的傲气。楚国将士们看到晋国军队一退再退,大家伙不用说有多痛快了。有的说,晋国军队害怕咱们,一见到咱们就后退;有的说,晋国根本就不是咱们楚国的对手,它哪敢和咱们楚国打仗?大将斗勃看出些什么,就劝元帅成得臣说:“晋国的国君一直躲着楚国的大臣,咱们已经够风光了,晋国人也真给咱们面子了。咱们也该见好就收。况且大王早就叫咱们撤军,咱们也不能太固执。既然晋国人给了咱们面子,给了咱们台阶,咱们就台阶而下算了!”成得臣说:“晋国人一再后退,说明晋国人已经怯阵,我不打个大胜仗,不给楚国争个大面子,决不撤军!”直到此时,楚元帅成得臣还没识破“退避三舍”是晋军的兵谋,还那样骄横无比,不吃败仗才怪呢!

  这时,战场的态势是:一边是晋、秦、齐、宋四国的军队,一边是楚、陈、蔡、郑、许五国的军队。双方集结了十多万人马,摆开阵势,大战一触即发了。

  晋文公深知成得臣是员猛将,来不得半点大意,他与结盟诸侯军统帅经过周密的部署之后,便同赵衰等大臣到有莘山上去观战。两边一开战,晋先轸故意打个败仗。成得臣狂妄自大,一向不把晋国人放在眼里,一看晋军逃跑,就不顾一切地追了上去,先轸就这么且战且退,把楚国引到设有埋伏的地方,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八方杀来,切断了楚国人的后路,把成得臣团团围了起来。成得臣不愧是一员猛将,带着一队人马,经过左冲右突,终于突出了重围。他同斗勃、斗宜申带着败兵,沿着睢水一直往下跑。实在跑不动了,刚打算歇歇脚,突然一阵鼓响,正好遇上了令楚国人闻而丧胆的晋国大力士魏犨,带着一彪人马挡住了去路。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一匹飞马,来到魏犨面前,大声高喊:“千万别杀,主公有令:放楚国将士回去,以报答楚王的情义!”魏犨只好让将士们闪开一条去路,厉声吼着:“便宜了你们,快滚,快滚!”楚国将帅耷拉着脑袋,如丧家之犬,一溜烟地跑回楚国复命去了。

下一篇: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