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师直为壮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避)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典义]  “师直为壮”,其原意是:“出师有理,则气壮;无理则士气不振而疲惫。我们退避三舍,假如楚军还不退兵,那么我们就理直气壮了。”后人遂以“师直(有理)为壮”,比喻为正义而战,故士气旺盛。再后,又演绎出“师出有名”的成语来。

  [典实]  “师直为壮”,是晋楚城濮战役引发的又一典故。这一典故是与“兵不厌诈”、“退避三舍”之典相联系的典故之一。而这些典故,又均出自足智多谋的晋贤臣子犯之口。是通过与晋文公、晋众大夫对话而产生的。其典之由来,大体是这样的:

  晋文公四年,晋军与楚军在卫地相遇。晋中军元帅先轸,一碰上楚军就决定开战。子犯说:“不妥。当初主公在楚王面前说过,要是两国中原治兵,晋国情愿退避三舍。这是关系到主公的信用问题,决不可失信。”大多数将士不同意这种说法,说:“这怎么能行,岂有君避臣的道理,哪能让晋国国君在楚国臣下面前退避?”子犯据理辩驳说:“咱们不能忘了当初楚王给主公及咱们的礼遇和好处。退避三舍是向楚王表示致意,哪儿是向成得臣退避呢?再说,要是咱们撤军,他们也撤军;咱们后退,他们也后退,两国就容易讲和了,就握手言欢了。那不是更好吗?要是咱们撤军,他们不撤军;咱们后退,他们不后退,那就是他们的不是了。咱们有理,他们没理,咱们的将士个个理直气壮,他们的将士还是自高自大,两国真打起仗来,对咱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对他们却大为不利了!”大伙听了子犯这一席话才不言声了。晋文公颁布命令:“退避三舍”,晋军一连退了九十里,直退到了卫地城濮才安营扎寨,准备与楚军交锋。这时候,秦国、宋国、齐国的援军也先后赶到了,与晋军会合,汇成一支诸侯联军。

  果真不出子犯所料。楚国将士对晋国的退避,不知是礼让,更不知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因此,一味地高兴,一味地糊涂,他们以为晋军将士怕他们,不敢与他们交战。再加上晋中军元帅先轸故意打败仗,故意后撤,故意乱不成军,这就更加促成了楚军元帅成得臣的狂妄和楚军将士们的骄傲自满。他们以为晋军不堪一击,对晋国后撤的兵马,穷追不舍,追入了晋国的伏击圈。他们没料到,一声战鼓响,晋军从四面八方杀了上来,一下子把楚军截成了几段,首尾不能相连,三军不能相顾,陷入了重围。曾经不可一世的、赫赫有名的楚国猛将成得臣,也没有逃脱了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还是晋文公讲义气,颁布军令要大力士魏犨,为楚国将士闪开一条去路,放他们生还楚国去了。

  遂后,孔夫子知道晋文公在城濮战役中和城濮战役胜利后的所作所为之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王,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之所成,与无胜同。”

上一篇:竭泽而渔
下一篇: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