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盗憎主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左传·成公十五年》: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典义]  “盗憎主人”,盗:盗贼;憎:厌恶。“盗憎主人”,说的是春秋时大夫伯宗,好以直辩凌人,他妻以“盗憎主人”做比喻进行劝阻。意思是盗贼憎恨被盗的物主。她以此喻奸邪者怨恨正直的人。

  [典实]  公元前576年,晋厉公五年,在晋大夫中,“三郤”(郤锜、郤犨、郤至)势力最大,横行一时,朝堂上下都畏他们三分。而伯宗却是一位耿直大夫,不畏权势,敢于直言相谏,也敢于向奸佞辩理。他的妻子害怕他直言惹事,每当上朝的时候,都要叮咛和劝诫他说:“盗贼憎恨主人(盗憎主人),百姓讨厌大官(民恶其上),您喜欢说直活(子好直言),必然惹来灾难(必及于难)。”伯宗不听其妻劝诫,在朝堂上总是直言相谏、锐语相辩,辩得那些奸佞无言相对、无地自容。因此,郤氏三兄弟又怕他、又恨他、又想陷害他。结果,不出其妻所料,郤氏三兄弟诬陷伯宗,给他捏造了许多罪名,晋厉公信以为真,不仅派人杀了伯宗,而且还祸及他的儿子伯州犁。伯州犁在无可奈何下逃到楚国去了。主政大夫韩厥见此情景,气愤地说:郤氏如此多行不义,恐怕不能免于祸难吧!善人,是天地的纲纪,他们这样无辜杀害,不灭亡还等什么?”

上一篇:甚嚣尘上
下一篇:好整以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