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百事不终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左传·昭公十三年》: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由倾覆也。

  [典义]  “百事不终”,谓一百件事没有一件干到底的,犹“百事无成”或“一事无成”,即什么事情都没做成。

  [典实]  公元前529年,晋昭公在平丘会盟诸侯,打算重申过去的盟约,齐国不同意。齐国人回答说:“诸侯讨伐三心二意的国家,这才需要重申过去的盟约。如果都能出力效劳,哪里需要重申旧盟?”晋大夫叔向对齐侯解释说:“国家的衰败,有了事情而没有贡赋,事情就不能正常;有了贡赋而没有礼节,正常也会失去了上下的次序,虽有次序也不能恭敬;有了威严而不能发扬,虽有恭敬也不能昭告神灵;不能昭告神灵而失去了恭敬(不明弃共),百事没有结果(百事不终)。这就是国家败亡的原因(所由倾覆也)。因此,再次结盟,以重申过去的盟约,让诸侯每年聘问以记住自己的职责,每隔两年朝觐一次以演示礼仪,再次朝觐而诸侯会见以表现威仪,再次会见而结盟以显示信义。在友好中记住自己的职责,用等级次序来演习礼仪,向百姓表现威严,向神灵显示信义。自古以来,也许并没有缺失。存亡之道,常常从这里发生。晋国按照礼仪而主持结盟,惟恐不能办好,谨奉结盟的牲礼展布在君王之前,以求得事情的圆满结束。君王说:‘我一定要废除它。’这还哪里用得着结盟呢?请君王考虑一下。我们国君已下达了结盟命令。”齐侯听后害怕了,忙说:“小国说了话,大国加以裁夺,岂敢不听从?已经下了结盟的命令,我们会恭恭敬敬地前去结盟的!”最后,晋国终于在平丘胜利地完成了这次诸侯结盟。

上一篇:股肱之臣
下一篇:忠信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