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典故

伯牙鼓琴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

  [典源]  伯牙鼓琴的典故。在《列子·汤问》、《说苑·尊贤》、《荀子·劝学》和《淮南子·说山训》等典籍上均有记述。这里我们引为典源的是《吕氏春秋·本昧》: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典义]  “伯牙鼓琴”的含义是,伯牙善于鼓琴,种子期善于听琴;伯牙琴曲,意之所到,子期听后便能意之所会;高山流水,无不极尽。后人遂用“伯牙鼓琴”、“伯牙琴”、“伯牙弦”、“伯牙曲”、“流水琴”、“高山流水”、“流水高山”、“高山深水”、“水深山峨”、“钟期听”、“钟期耳”、“钟期”、“子期”、“赏音”、“知音”等曰琴或琴曲的高妙,以及听尽其趣。后用来比喻高妙的作品、知音、知己、心心相印等。

  [典实]  伯牙(字),姓俞名瑞,楚国郢都人,在春秋晋国为官,位至上大夫。

  有一年,奉晋侯之命回楚国进行友好访问。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访问已毕,拜辞楚王。楚王赠以黄金彩缎,高车驷马。因为楚国是伯牙的故乡,伯牙已离楚十多年,恋念祖国名山大川,想绕个道儿观赏一下故国江山胜景。于是,便借口有病,奏请楚王道:“请借臣一艘船,以便途中寻医救治。”楚王慨然应允,命水师拨了两艘大船,作为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使者,副船安顿仆从行李。不一日,船行至汉阳江口。时值八月中秋,忽然风吹浪涌,大雨如注,船只不能前行,泊在山崖之下。不多时,风平浪静,雨过云退,现出一轮明月,其光格外皎洁。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便命琴童,焚香祭琴。琴童祭祀已毕,捧琴囊置于案间。伯牙开囊取琴,调好琴声,弹出一曲。一曲未了,指下“咯嘣”一声,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命童子去问船夫:“这船停靠在什么地方?”船夫回答说:“偶因风雨,停泊在山脚之下。”伯牙听后甚是惊讶:“荒山之下,没有人家,哪来的盗听之人,使我的琴声变调,弦断一根?去到岸上搜一搜,看什么人在偷听我抚琴?”琴童还没来得及上岸,岸上的人已经答话:“舟中的大人,请您放心,小人并非奸盗之人,我乃是一打柴汉子,在山崖下躲雨,听到大人弹琴,才驻足不前,没有走开。”伯牙听了大笑,说:“山中打柴之人也懂琴音,赶快回家去吧!”那人听了不去,大声说道:“大人此言差矣,岂不闻:‘十室之内,必有忠信。”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怎么能小看我山野之中没有听琴之人,若如此说,这夜深人静,荒崖之下也不该有弹琴之客了。”伯牙见他出言不俗,走上船头,转怒为喜,问道:“崖下那位君子,既是听琴,站立多时,你可知道我弹的是什么曲子?”那人答道:“小人若不知,也不会雨后不走开听琴了。大人刚才弹的是孔子哭颜回。最末一句‘留得贤名万古扬,还没弹出,琴弦就断了。”伯牙闻言大喜,说:“先生果非俗士。隔江不好说话,请到船上来!”那人也毫不客气,走上船来,面对俞伯牙只作了一揖,而没有下跪,说道:“小人给大人施礼了!”伯牙是晋国大臣,对来人全无客礼,只说了声:“坐下说话。”那人也毫不谦让,一屁股坐下。伯牙见他不告而坐,故意不问来人姓名,也不喊琴童上茶,想难一难他。伯牙问:“你喜欢听琴,你可知这个琴的出处,这个琴是何人所造,抚它有什么好处?”来人一一作了回答,而且说得有板有眼,有根有据,把伯牙给听呆了。伯牙还想试一试他,又说道:“你既然懂得琴音,晓得琴的来历,又知道琴的好处,那我再给你弹一曲,你听听是什么曲子?”于是,伯牙续好断线,正襟危坐,弹了起来。伯牙正弹得出神,那人说:“美哉浑浑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语,又弹一曲。那人说:“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没有难住来人,十分惊奇,推琴而起,与来人施了个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请问先生高名雅姓?”那人欠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贱字子期。”伯牙拱手道:“是钟子期先生。”子期说:“原来是伯牙大人。”伯牙请子期坐于客位,自己坐主席相陪,这才又上茶又上酒,与子期酣饮起来。饮酒间,伯牙要与子期结为兄弟,子期受宠若惊,对伯牙说:“一个山野樵夫,哪敢高攀?”伯牙听后更加敬重子期,与子期结为异姓兄弟。伯牙对子期讲:“凭兄弟的抱负才干,何不出去求取功名,立身于朝堂,垂名于青史!”子期讲:“实不相瞒,家里有二老双亲,无人赡养,只得打柴度日,以养父母之余年!”伯牙听后说:“如此大孝,实在难得!”二人在难割难舍中商定,来年中秋前后,要在故地重逢,以叙旧好。谁知第二年,俞伯牙由晋国来到楚国去会子期,子期已经过世多日了。伯牙一听说子期过世,来到子期坟头,命童子把瑶琴放在祭石台上,盘膝而坐,挥泪抚琴。抚罢,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将琴摔碎在祭石台上。从此,因失去知音,不再抚琴矣。

上一篇:师旷调钟
下一篇:高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