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简史

第十三章 文公称霸
作者:梁敏   发布时间:2019-05-09    浏览:
第一节  重耳逃国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重耳被骊姬所逼,逾墙逃出蒲城,寺人披穷追不舍,重耳、赵衰、颠颉、魏犨、胥臣、贾伦等一伙人狼狈逃奔到狄国。狄国乃重耳母国,狄戎主以公子之礼接待了重耳,并把伐咎如(赤狄的别种)俘获的两个美女,年少的季隗嫁给了重耳,年长的叔隗嫁给了赵衰。重耳主仆几十人就这样在狄国一直住了十二年。
  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4年),晋惠公害怕重耳与自己争夺君位,暗派寺人披带刺客到狄国刺杀重耳。重耳看到狄国势弱,将来不足以作外援,而且当时已经开始与晋惠公密谋加害自己,自身安全已无保障,即决定逃奔齐国。
  奔齐路上,经过卫国(今河南淇县),卫文公不准入城。逃到五鹿(今河南长垣县),饥饿难耐,向路人乞食,路人很看不起重耳,盛了一碗土送给重耳,重耳见状非常恼怒,赵衰劝重耳说:"土者,有土地也,好兆头,君应礼而拜受之。”
  到了齐国,齐桓公以诸侯大礼接待了重耳,又将宗女齐姜嫁给他,陪嫁十二乘,重耳就在齐国住了下来。不料,仅过了一年,桓公去世,齐国内乱开始。齐姜劝重耳离开齐国,另寻靠山,重耳说:“人生安乐,孰知其它!我愿意老死此地,不想再走了。”齐姜劝道:“子系一国公子,穷困来此,众随从以公子为命,你不想返国封赏有功之臣,却留恋妻子不去,妾为你感到羞耻! ”重耳执意不回,齐姜便与赵衰、狐偃用酒将重耳灌醉,夜间将其抬上车辇,奔上了复国图存的路途。
  不几日,到了曹国(今河南定陶),曹共公取笑重耳,以其骈肋取乐。幸而曹大夫僖负羁暗中相助,私赠食物和璧玉,重耳只受其食,不受其璧,受到曹人极力赞赏!
  后来,又到了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宋襄公以国礼待之,宋司马公孙固善告狐偃“宋国小国,且刚困兵于楚,不足以救人,请你们到大国避难去吧。重耳等人只好再去郑国。
  到了郑国(今河南新郑),郑文公也是无礼相待。郑公叔瞻劝郑文公说: “重耳贤能,跟随者多相国之才,君与公子同姓,应予礼待。”郑文公说:“逃亡来郑的诸公子那么多,我怎能一一礼遇! ”叔瞻说:“不礼待,不如杀之,以免遗患。”郑君不忍,放重耳等人去了楚国。
  重耳至楚,楚成王以诸侯之礼招待,重耳谢而不受,赵衰劝说:“公子逃奔在外十九年,小国看不起,大国给颜色,今楚大国,以诸侯之礼待之,你也不可谦让,这是老天开眼啊。”重耳听之有理,遂以客礼相见。宴会上,成王厚待重耳,重耳得体谦让。成王问:“寡人厚待公子,公子返国,何以报答寡人?”重耳回答:“皮裘珠宝玉帛,君王厚藏有余,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为好? ”成王又说:“虽然如此,但总不能没有任何表示吧? ”重耳说:“承蒙大王厚爱,如归为君,万一与君以兵车会于原野、广泽,我将退避三舍。”楚将子玉(即成得臣)听了重耳的话,极为愤慨,劝楚王说:“大王厚待晋公子,他却出言不逊,不如杀之,以绝后患。”成王说:“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家栋梁之才,此乃天意,岂可杀之。”
  公元前637年,重耳等人在楚国客居期间,晋太子圉听说父亲惠公病重,负秦潜逃,秦王恼怒惠公父子屡次背信弃义,便派公孙枝使楚召重耳赴秦,欲立为君。楚成王见状对重耳说:“楚、晋相距甚远,经数国才能到达。秦、晋相邻,秦穆公贤德,定会助公子返国,公子可去秦国。”于是楚王赠厚礼送重耳至秦。

第二节 文公登基
  重耳到了秦国,穆公以礼相待,又把宗女五人送于重耳为妻,其中包括先前已嫁于太子圉的怀赢。重耳碍于礼数,不接受怀赢。胥臣、狐偃皆力劝重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其国且伐,何况其妻,公子还是遵从秦王意愿为是。"重耳听从众人所劝,即娶怀赢为妻。
  晋人来秦,向狐毛、狐偃哭诉云:“老大夫(狐突)已被怀公杀害。"原来,怀公害怕重耳夺位,要求重耳和随从必须限期回国受审,家人要竭力规劝,并要做出保证,逾期不归,一律同叛国罪,立即处斩。又有晋人求见说:"臣是晋大夫栾枝之子栾盾,臣父和卻溱等人,不满怀公滥杀无辜,愿以家徒为内应,以迎公子复国。”重耳大喜。赵衰等人都认为太子圉新立,国人不附,复国除恶,时机成熟。于是重耳入朝求见穆公,穆公知其来意,便说:"寡人知道公子急于归国,待我整军送往。"重耳拜谢,穆公安排从人准备重耳回国事宜。
  公元前636年正月,秦穆公大起三军,任公孙枝、公子絷为将,亲自率兵车四百乘,护送公子重耳归国,大军直出雍都,望东进发。
  几天后,来到黄河临晋渡口,重耳一番感慨,即命赵衰说:“全晋就要为我所有,残敝旧物,一概抛弃,不必再带过河去。"狐偃听见,心里一阵悲凉,就捧起秦穆公所赐的白璧一双,跪于重耳面前说:“臣跟从公子流亡列国,对公子多有不敬,罪过甚多。臣知道,现在公子渡河复国,自有贤者辅佐,老臣残敝无用,请求允许留在秦国,作个外臣吧。”重耳骇然道:“诸君跟从我共赴国难,十又九年,所幸很快就要回国,正该与诸君共享富贵,子犯怎么说出这等话来? ”重耳省悟到刚才自己舍弃旧物行为的唐突,立即把一双白璧投于河中,指河为誓说:“返国之后,如果不能与子犯等同心共政,有如此壁! ”介子推这时在别的船上,听说重耳与狐偃盟誓,笑道:“公子归国,这是天意,狐偃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害怕失去富贵,向公子邀功,真是贪鄙,我羞与这样的人同列。”自此萌生栖隐之意。
  重耳渡过黄河,到达令狐(今临猗西令狐村),晋将邓惛登城拒守,重招邓惛归降,邓惛不从。穆公传令攻城,先锋丕豹率军,一鼓而下,擒获邓惛,重耳下令处斩。桑泉(今临猗县临晋北)、臼衰(今运城解州西北)二城请降。怀公闻西南事急,即命吕甥、卻芮率大军前往抵敌,晋军屯于庐柳(今临绮商北),两军对峙。穆公和众将商议说:“吕、卻虽是顾命大臣,可两人都是贪图小利之人,二人所顾虑者,久从惠、怀,与公子作对,如果对他们加以抚慰,消其疑虑,必来投降。”于是重耳就派使臣到吕、卻军中劝降。吕、卻二人知道重附重耳深孚晋人之望,现在秦国大军陈兵晋境,国人蠢蠢欲动,军中也多有想归附重耳之人,如果开战,难予取胜。吕甥、卻芮对使者说:“我俩愿意拥戴公子,就怕公子和诸位从亡功臣不容,如果公子肯饶恕我们以往从恶之罪,我等敢不听命?”
  使臣回报,重耳说:“尔等都是国家子民,如果罢兵,避免手足相残,功劳莫大,还有何罪不可赦免? ”于是,再派狐偃和秦国将领公子絷到晋军,宣示重耳的抚慰之意,吕、卻于当日杀白马盟誓,愿共扶重耳为晋君,决无二心。为了表达诚意和对公子的尊敬,吕、卻决定退军郇城(今临猗西南)。
  二月十二日,吕、卻随同狐偃来到秦军营中,迎接重耳回到晋营,穆公见重耳已经取得晋军军权,知道大事已定,就让公子絷对重耳说:“现在晋军已归公子,诸臣归顺,前路无阻,寡人可回国了。”重耳在军中大排饯筵,感谢穆公兵定之恩,约秦晋两国世代盟好,永不反悔。又犒赏秦军,直送穆公到黄河岸边,重耳叩首再拜,与穆公洒泪而别。
  怀公派勃鞮到军前催战,勃鞮中途听说吕、卻已降,慌忙回报。怀公大惊道:“举国之兵都已交付吕、卻,二人背叛,我何以战? ”勃鞮说:“吕、卻久随先君,又受顾命之重,尚且临阵倒戈,其余众臣,更难倚靠,主公不如暂赴高粱避难,待后国中有变,再借狄兵想办法归国。”怀公无计可施,只得叹一口气,拜辞宗庙,携了家眷、近臣,命勃鞮驾车,逃奔高粱而去。不久,怀公被重耳派人刺杀于高粱(今临汾东)。
  二月十六日,重耳率军抵曲沃,先拜了武公祖庙。晋国大臣栾枝、卻溱、士会、羊舌突、舟之侨等三十余人,赶到曲沃迎驾。韩简、卻步扬、梁由靡、家仆徒等则在绛都郊外迎候。不日,重耳到达绛都即位,这便是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第三节 锐意改革
  重耳自公元前655年逃出蒲城,在外流亡逃奔了一十九年,流离辗转了八个诸侯国,至公元前636年归国时,年龄已六十二岁,期间历尽千难万险,饱受艰辛困苦。这非凡的经历,磨练了重耳的意志,丰富了重耳的阅历,增长了重耳的才干,为其以后修明政治,称霸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公执政以后,深知惠、怀二公不修仁德,弃民失信,最后惨遭灭顶之灾的惨痛教训,立即大力革除时弊,施惠于民,实行以仁德治国的策略,主要实行了以下三大方面的改革:
  (一)改革生产工具,奖励垦殖,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经济。主要内容为:弃债、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生。
  (二)大批地昭雪和启用旧族,提拔出身低贱而有才能的人,包括惠怀当政时的那些宠臣。文公首先赏赐了十九年来从亡和居守中的有功之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胥、籍、狐、箕、栾、卻、柏、先、羊舌、董、韩、,等掌近官,诸姬之良掌中官,异姓之能掌远官。对寺人披这些当年为惠、怀抵死效命,多次追杀过他的人也既往不咎,大胆重新任用。
  (三)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俸禄制度。晋文公规定:“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使整个晋国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强化了奴隶制社会体系和秩序。
  晋文公的这些改革措施,打破了祖宗旧制,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他还号召学习齐国的先进治国经验和先进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些举措在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其中组织路线上的“明贤良”与“贵宠”并重,“姬姓”与“异姓”有别、规制森严的等级制观念却是应该予以批判的。

第四节 挥师勤王
  晋文公二年(公元前635年),正忙于立法建政、专心治理内政之际,周王室再次发生内乱。周襄王之弟王子带(又称叔带)联合狄人第二次发动叛乱。
  襄王异母之弟王子带,在公元前649年,召伊洛之戎,以生母惠后为内应,第一次发动兵变,结果功败垂成。当时是襄王借秦晋联军,奋力击溃伊洛进攻,才平定了“太叔带之乱”。公元前635年,太叔带再借狄人之力,第二次发动叛乱。叔带从都城赶走了周襄王,自立为王,又拥狄后出居于温邑(河南温县西)。襄王逃奔郑国,遣使求救于秦、晋。
  秦穆公闻王室内乱,立即屯兵河上,准备勤王。而此时晋国虽然大乱方弥,但文公看到这次勤王的意义非凡,坚决听从狐偃之谏:“求诸侯莫若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侯)之业,而宣信于诸侯,今为可矣。”于是,文公谢止秦师,尽发晋军左、右两师,倍道兼程,前赴勤王。
  三月晋军抵阳樊(河南济源东南古阳城),分右师将温邑团团围定,以左师迎襄王于郑。四月,晋军护送襄王复入成周,再破温邑,生俘叔带,平息了周乱。
  文公尽发晋国之师,速战速决,平定周乱,在诸侯中引起了极大震动。周襄王在危难之际获得了晋国回天再造的有力支援,极为感激。为了酬谢晋文公的复国之恩,周襄王决定把畿内八邑阳樊、温、原(济源县北)、州(沁源县东)、陈(沁阳县北)、絺(沁阳县西南)、鉏、欑矛(修武县北)八邑赐给文公,以示嘉奖。以上八邑均在黄河北岸,大多是叔带原来控制下不肯听命的封邑,晋国得到的这些封邑成为了进军中原的前哨阵地。

第五节 城濮之战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死,齐国联盟纷纷解体,曹、鄫、宋、徐、陈等国先后背齐服楚,楚国成为了春秋一霸,几乎控制了黄河以南的所有地区。
  为了遏制楚国势力继续向北扩张,文公二年,大举扩军。文公在两军的基础上“作三军",并在被庐集中练兵,随后又将被庐阅兵定为晋国的常规。文公将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中军统上军,上军统下军。三军首领一律称卿。中军首领为众卿之首,称为正卿。正卿出则为三军统帅,全权代君指挥作战,人则为一国执政,处理国内事务,集军政大权为一身。文公完全打破了以前国君自领军队统帅,有战必定亲征的规矩。他任命旧贵族卻穀为中军将,卻溱为中军佐;任命舅父狐毛将上军,狐偃为上军佐;任命旧公族之后栾枝将下军,先轸为下军佐,这就是晋国最初的六卿。文公又命荀林父为国君御戎(给国君驾车的人),魏武子为御右(给国君传令的人)。这样,晋国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又一个军事大国。
  公元前633年,宋国叛楚亲晋,楚师伐宋,围缗(山东金乡县东北)。第二年又联合陈、蔡、郑、许四国包围了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南)。宋遣大夫公孙固使晋乞援,晋起兵救宋。
  公元前633年十二月,晋军悉起三军,分击楚之盟国曹国和卫国。攻入曹都陶丘(山东定陶县),活捉曹共公,献给宋国,以怒楚国。偏师攻占卫邑五鹿,卫国危急,求与晋和,文公不许,卫人无奈逐卫成公于卫邑襄牛(山东范县),大夫元晅扶立成公之子叔武为君,背楚服晋。
  为了进一步孤立楚国,晋文公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手段,让宋国暗地里贿赂齐国和秦国,逼齐、秦向楚国为宋国说情罢战,以离间挑拨齐、秦与楚的关系。
  楚成王迫于压力,率师退回方城,留下令尹子玉继续围宋,告诫子玉不得与晋军交战,文公知道子玉一贯刚愎自用,有勇无谋,故多次用计激将楚军。子玉中计,撤去宋围,挥军城濮(山东范县南临濮城),准备与晋决战。
  参与这场战争的双方:楚军联盟有陈、蔡、郑、许五国之军,战车一千乘;晋军联盟有齐、宋、秦四国之军,战车七百乘。但楚军没有倾国出兵,只有“西广、东宫与若傲之六卒从之”,另外还有申、息二邑之兵。晋国却是悉起三军,倾巢而动(实际上,郑、许、齐、秦、宋都没有直接出兵参加此次战役)。从战车数量、兵力、装备上看,晋军明显处于劣势。但楚联军中的陈蔡之师战斗力不强,军无斗志,而晋军上下一致,土气高昂。从战争指挥来看,楚将子玉骄横跋扈,趾高气扬,晋将则冷静沉着,指挥若定。
  战争一开始,楚军负气杀奔而来,乞势汹沟。文公则践行当年答应楚成王的诺言,退避三含(古时一舍为三十里),借避锋芒。隔一日,晋军分下军为二部,胥臣一部蒙马以虎皮,奋勇拖杀,一鼓作气击溃了楚之右军陈蔡之师,楚军锐气大挫。栾枝一路诈败,诱楚军主力陷入先轸及中军卻溱合围,子玉四面受敌,一败涂地。晋上军力战楚之左师,也获大胜。子玉看到全军尽溃,回天无术,只得收拾残部,败回复命。
  城濮之战是我国早期军事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它所创造的避实就虚,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略,成为了后来军事家们排兵布阵,实施战争的必依法则。

第六节 干秋功业
  城濮之战晋国大胜楚国,使楚国原来的同盟纷纷加入了晋盟,晋国代替楚国做了“候伯”。此年五月,晋文公请周襄王到郑国的践土(河南荥阳)大会诸侯。盟会上周襄王亲赐晋文公“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旅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准以后得以王命讨伐诸侯。这就是史书所记载的“践土之盟"。晋文公规定以后列国诸侯从此要各复其职,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既会,不协而盟。直到公元前403年春秋历史结束,晋国在列国事务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时间将近一百六十年之久。
  晋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文侯、武公、献公、文公以及后来的景公、悼公等多位大有作为的君主,但是,没有一位像晋文公这样对中国历史影响久远,备受后人敬仰和推崇。文公有着与其他君主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良好的个人品质,他扩大了晋国的境域面积,政绩卓越,使晋国一跃成为侯伯,影响中国历史一百六十余年之久。而文公开创的霸业只是他政绩的一部分,他主要的成就则在于国际国内成功地实行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晋文公执政后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上: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建立了以晋国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秩序,使中国的奴隶制社会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在国内,他修明政治,励精图治,举贤援能,大胆改革,严明奖赏,实现了政平民阜,国家富强的太平盛世。
  (二)经济上:晋文公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使晋国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他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奖励垦殖,施惠于民,使国家财用不匮,经济有了空前的繁荣。
  (三)军事上:文公扩建军队由“二军”为“三军”,由“两行"变为“三行", 一战而定中原,创造了多项战法与作战原则为后世所用。他攻曹伐卫,救宋服郑,败楚威秦,声震中原,绥靖四方。短短八年,就使晋国由一个甸服偏候的诸侯小国发展成为了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成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春秋五霸之一,促进了晋国及周室王朝阶段性的稳定。
  (四)文化上:晋文公打破西周时期的宗法观念,瓜分战败国领地“不以固班”,制裁腐朽的旧制“文绍武穆”,大胆从政治需要的角度出发,扶植异族、新贵,提拔平民百姓,奖励军功,许多科学先进的思想和认识为后人所效防。
  (五)外交上:文公确立了会盟制度,实行对狄戎的和睦宽容政策,促进了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据《左传·襄公三十二年》记载:公元前542年,郑国执政,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子产使晋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侨(子产字)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庫,天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习空以时,平易道路,污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也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聊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官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侯的宾客到来,甸人就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马有地方,宾客的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油,打扫房间的,何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物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被延误的事;与宾客同优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需要就加以接济。宾客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哪里会有什么灾患啊….
  这是一段真实精彩的描述,文公时期政通人和,百姓和乐安宁的社会生活情景跃然纸上!

第七节 巨星陨落
  公元前629年,文公再将军队由“三军”扩为“五军”,准备再展宏图,实现国家的进一步强大和统一,但由于积劳成疾,染病于床,第二年便溘然去世,一颗巨星陨落。
  回顾文公一生,自幼身体异征:重瞳,骈肋。这样一位眼有疾病,生理畸形的残疾人,在幼年时就被大家认为其有贵征。其实文公的卓越功绩主要得益于他个人优良的道德品质。
  文公少年时,就是一位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敬重贤士,很有贤名的好公子哥。坎坷的人生经历,特殊的身份和磨难造就了他优良的品格。
  文公首先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当年勤王攻打原国时,他和大夫们约定十天为期限,可是到了第十天,却没有攻下,文公立即下令鸣金收兵,准备退回晋国。这时,有从原国回来的密探报告说:"原国已经弹尽粮绝,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兵力也用尽,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慨然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为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于是,原国人不战自降,归顺了晋国。卫国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也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 ”于是便向文公投降。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它记载下来,并且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
  文公又是一个执法严明的人。文公令群臣劳作田圃,日中为期,颠颉姗姗来迟,无视法令。文公挥泪斩颠颜以明典刑。文公与颠颉形同手足,一生至交,颠颉受法朝野震惊,政纪、军令畅通无阻。
  文公还是一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人。文公问狐偃:“减刑罚,松关禁,能使民善战吗? ”回答:“不能! ”文公问:“赦囚犯,足民食,可以了吧。”狐偃回答:“不足,只有信赏严罚、不避亲贵,才利于兵精民强。”文公执政始终都是这样做的。从赵衰五鹿劝其以礼受土,到黄河岸边狐偃劝璧;从狐偃授计勤王,到狐偃、雍季城濮之战劝其退避三舍,文公能时时听取正确意见,为我所用,这正是一位英明君主的过人之处。一代英主逝去,其精神事迹永存不页!文公逝世后,安葬于绛县下村,至今祭祀不绝。